智影园苑电影专稿 今年是中国( guó)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fǎn)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胜( shèng)利”二字带领我们回到那( nà)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也( yě)让我们想起全体中华儿( ér)女为了胜利付出的巨大( dà)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xiàn)。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diǎn),CCTV-6《中国电影报道》特别策划( huà)推出 14 集系列专题《我们的( de)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rì)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zhàn)争胜利 80 周年特别报道》,共( gòng)同在光影中回顾那全民( mín)族共同书写的壮丽史诗( shī)。

特别节目由《我们的胜利( lì)——电影中的抗战烽火》和《我( wǒ)们的胜利——电影旋律中的( de)抗战史诗》两部分组成。《我( wǒ)们的胜利——电影旋律中的( de)抗战史诗》从经典抗战电( diàn)影歌曲出发,以十首歌曲( qū)为切入点,从人物访谈、音( yīn)乐解析、电影艺术等多个( gè)层面回溯那不屈的传奇( qí)。
本期节目聚焦歌曲《雁南( nán)飞》的创作历程,它不止是( shì)一首电影插曲,更是一座( zuò)耸立于时代长河中的精( jīng)神坐标。

这首歌来自 1979 年的( de)电影《归心似箭》。影片讲述( shù)了东北抗联魏得胜因负( fù)伤,而与大部队失联后,历( lì)经千辛万苦,最终重返抗( kàng)日前线的故事。《雁南飞》的( de)出现,是这位抗联战士与( yǔ)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村( cūn)妇玉贞,依依惜别后,内心( xīn)所涌动的一段旋律。
影片( piàn)的编剧是著名小说家李( lǐ)克异,他于 1961 年完成了《归心( xīn)似箭》的剧本。不同于传统( tǒng)抗战题材故事,通过移步( bù)换景的写法,既彰显革命( mìng)征途的艰难,也反映出具( jù)东北风貌的风土人情。而( ér)关于爱情那含蓄又不乏( fá)热烈的描写,极具人情之( zhī)美。


影片公映之后,让无数( shù)观众心潮澎湃。但遗憾的( de)是,1979 年 5 月李克异猝然辞世( shì),未能等到影片上映。
北京( jīng)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 zhōng)大丰说:“李克异是一个在( zài)东北长大的作家,而且他( t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 zuò)为抗联地下工作者存在( zài)的,所以他对这时候日本( běn)压迫下的人民,有非常深( shēn)切实在的体验。这个片子( zi)之所以感人,不仅仅在于( yú)写了爱情,更主要的是把( bǎ)爱情和时代民族的情感( gǎn)有效融合在一起。”

影片中( zhōng),玉贞由演员斯琴高娃主( zhǔ)演,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 yǐng)作品。玉贞温柔贤淑而又( yòu)明快直接的银幕形象,极( jí)具性格之美。

《归心似箭》主( zhǔ)演斯琴高娃回忆起这一( yī)角色时说:“那时候我只是( shì)一个舞蹈演员出身,从内( nèi)蒙自治区歌舞团被选到( dào)北京。李克异先生是作者( zhě),他觉得我合适演玉贞。和( hé)李俊导演见面,我们一见( jiàn)如故,后来就开始投入拍( pāi)摄了。”


1979 年,电影《归心似箭》拍( pāi)摄完成,样片出来后,有人( rén)提出,故事结尾稍显平淡( dàn)。导演李俊决定加上一首( shǒu)抒情歌曲,好让影片生活( huó)化的质感能有一个精神( shén)上的升华。他反复琢磨,写( xiě)下几句词:“雁南飞,雁南飞( fēi),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 jīn)日去,已盼春来归。” 之后又( yòu)请著名作曲家李伟才谱( pǔ)曲,才有了这首,后来脍炙( zhì)人口的《雁南飞》。

钟大丰解( jiě)读雁南飞这个意象,它代( dài)表候鸟循环的过程,不是( shì)一个简单的循环,而是一( yī)个生命前进的过程。另外( wài),《雁南飞》歌词本身具有两( liǎng)重性。归队是民族大义的( de)行为,归队也是一个有负( fù)于爱人的行为,两位主角( jiǎo)心里是有斗争的。
《雁南飞( fēi)》的词曲写成之后,作曲李( lǐ)伟才找到了女高音歌唱( chàng)家单秀荣。《雁南飞》演唱者( zhě)单秀荣表示,拿到这个曲( qū)子很喜欢,旋律很舒展,特( tè)别上口。


在《雁南飞》悠扬婉( wǎn)转的旋律中,影片即将落( luò)下帷幕,男女主人公分别( bié)的这场戏令人动容。而如( rú)何处理这场离别,演员斯( sī)琴高娃也给出了自己的( de)理解。
斯琴高娃说:“我跟导( dǎo)演说可以有一个动作,我( wǒ)给他系一下包袱,这也是( shì)拥抱的象征,离别的意思( sī)。无论如何也要奔向自己( jǐ)所想所努力的那个地方( fāng)。”
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抗( kàng)战胜利,东北人民抗击日( rì)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 guó)开始最早、坚持最久的。中( zhōng)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 běi)抗日联军,在孤悬敌后、武( wǔ)器简陋、缺衣少食以及日( rì)军残酷“围剿”的极端恶劣( liè)环境下,辗转于白山黑水( shuǐ)之间,经历了长达 14 年的艰( jiān)苦抗战。

钟大丰指出,东北( běi)抗联对于历史的价值,是( sh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民( mín)族精神,正因为如此,才使( shǐ)得这块土地不能成为日( rì)本人所谓的王道乐土。他( tā)们渴望能将来犯之敌拒( jù)于国门之外,那是因为他( tā)们更希望和平的阳光能( néng)永远照耀在这片广袤的( de)大地上。他们像一只只候( hòu)鸟,要把春来报,更要把春( chūn)天来守候。
《雁南飞》《长城谣( yáo)》《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 chàng)》……这是回荡在中国人血脉( mài)里的旋律,这些歌曲在电( diàn)影中响起,在人们的口中( zhōng)传唱,在我们的心里回响( xiǎng)。电影用影像凝固了烽火( huǒ)岁月,而音乐用旋律永恒( héng)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歌( gē)声再度响起,那份同仇敌( dí)忾、抵御外侮的决心,从未( wèi)褪色。
即日起至 9 月 10 日,每晚( wǎn) 22:00 锁定 CCTV-6《中国电影报道》,留存( cún)永恒记忆,镌刻伟大胜利( lì)!